3、主要学术成绩

本创新团队秉承“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构建新仪器”的分析化学学科宗旨和内涵,以“谱学分析”为核心,瞄准谱学分析灵敏度、选择性和时空分辨问题,坚持开展谱学分析基础理论的系统创新研究。在发展新原理和新方法体系、构建并集成新仪器和装置、解决复杂体系分析科学问题,同时带动学科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逐渐凝练了(1)光谱质谱分析、(2)微纳尺度分析、(3)多模成像分析和(4)创新仪器与装置四个研究方向,为解决与国家战略发展领域密切关注的重大分析科学问题开拓创新,努力工作。五年来,团队成员得到了国家、省部级基金等项目的支持,共获得148项科研课题,项目总经费9857.8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81项,包括财政部仪器设备购置和研制课题3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子课题4项、973计划及子课题7项、863计划课题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专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其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和国际合作基金项目35项、部委人才计划基金14项等)。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主的国家、省部级科研基金经费占总经费90.6%。2008年至今,实验室成员共发表SCI收录论文504篇。其中IF≥10论文24篇,10>IF≥5论文147篇,5>IF≥3论文173篇。JCR1区论文86篇(

本创新团队秉承“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构建新仪器”的分析化学学科宗旨和内涵,以“谱学分析”为核心,瞄准谱学分析灵敏度、选择性和时空分辨问题,坚持开展谱学分析基础理论的系统创新研究。在发展新原理和新方法体系、构建并集成新仪器和装置、解决复杂体系分析科学问题,同时带动学科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逐渐凝练了(1)光谱质谱分析、(2)微纳尺度分析、(3)多模成像分析和(4)创新仪器与装置四个研究方向,为解决与国家战略发展领域密切关注的重大分析科学问题开拓创新,努力工作。五年来,团队成员得到了国家、省部级基金等项目的支持,共获得148项科研课题,项目总经费9857.8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81项,包括财政部仪器设备购置和研制课题3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子课题4项、973计划及子课题7项、863计划课题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专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其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和国际合作基金项目35项、部委人才计划基金14项等)。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主的国家、省部级科研基金经费占总经费90.6%。2008年至今,实验室成员共发表SCI收录论文504篇。其中IF≥10论文24篇,10>IF≥5论文147篇,5>IF≥3论文173篇。JCR1区论文86篇(Chem. Soc. Rev.,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Chem. Sci.等),JCR2区论文187篇,其中在分析化学学科顶级学术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发表论文28篇。五年来,共获得中国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共获得省部级集体奖5项,个人奖11人次。同期出版专著1部,参与编著6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2项。

此外,团队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92人次在国际会议上做大会/特邀/邀请报告。在成功举办世界顶级光谱分析峰会(“第35届国际光谱会议”)的基础上,团队共主办国际/地区性学术会议5次、国内学术会议6次;于2008年成功承办了“全国分析化学学科人才培养与教学建设战略研讨会”、“2008年中日韩环境分析化学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 2009年成功承办了“纳米电化学和谱学电化学国际研讨会”、“第九届全国发光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 2010年成功承办了“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环境化学分会、化学研究中的新仪器、新方法分会、化学生物学分会、化学教育分会;2011年成功承办了“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会议”和“第三届亚洲光谱会议”;2012年与四川大学、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了“第四届亚太等离子体光谱化学冬季会议”;今年5月成功承办了“第八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国际微化学与微系统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