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年05月17日    浏览次数:

相遇变弱的天生一对 酸与碱

发布日期:2014-05-17 浏览次数:312

相遇变弱的天生一对 酸与碱

舞台上,魔术师拿出了一瓶红色液体,缓慢地向其中加入了另一份无色液体,奇妙的现象发生了,液体的颜色由红色变为了紫色,然后又变成了蓝色。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原来这里面发生了化学反应。红色液体是盐酸和石蕊的混合液,无色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当把氢氧化钠加入到盐酸和石蕊的混合液中,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HCl + NaOH →NaCl + H2O

当二者恰好反应后,溶液呈中性,石蕊显示出本来的面目——紫色,继续加入氢氧化钠后,溶液呈碱性,石蕊变为蓝色。

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是酸和碱互相交换组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在中和反应的过程中会释放热量,属于放热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产生的H+和碱电离产生的OH—结合生成水。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微观本质如图所示:

中和反应一般是没有明显现象的。如何才能知道酸碱恰好中和了呢?这需要加入少量的酸碱指示剂,常用的有酚酞、甲基橙、溴百里酚蓝等,当酸碱恰好反应时(或接近恰好反应)溶液颜色会发生突变。也可选用pH检测仪来实时检测酸碱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pH检测仪是测量溶液酸碱度的重要工具,其型号和产品多种多样,显示方式也有指针显示和数字显示两种可选。

酸碱化学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酸碱性对生命活动有直接地影响。人的胃里含有胃酸,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是胃酸中含盐酸过多反而会造成消化不良,在这种情况下可服用含碱性物质[如Al(OH)3、Mg(OH)2等]的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我们吃的药物也有酸碱性之说,所以在服药前应看懂说明书,酸性药物和碱性药物要分开吃。人被蚂蚁叮咬后皮肤红肿起泡,这是由于蚂蚁在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甲酸所致,涂上些肥皂水或碱面可明显缓解痛痒之感。松花蛋里含有碱性物质,吃起来口感发涩,我们可以蘸醋来吃,酸碱中和后,口感好极了。酸碱性对农作物的生长也有直接地影响。在土壤里,由于有机物在分解的过程中会生成有机酸,空气污染造成酸雨,也会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呈酸性,这些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施用适量的碱[如氢氧化钙],能中和土壤里的酸性物质,使土壤适合作物生长,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未成熟的水果大多具有涩味,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鞣酸,一种脱涩的方法是取澄清石灰水,浸泡水果5至6天即可除去涩味。工厂里的废水常呈现酸性或碱性,若直接排放将会造成水污染,所以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碱性污水需用酸来中和,酸性污水需用碱来中和,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来进行中和处理,生成硫酸钙沉淀和水。

在古玩市场,现在比较流行戴金刚菩提。金刚菩提经过几年十几年的盘玩,样子就会变得质朴红润。其实金刚还没成熟前,果实是蓝色的,金刚里面含有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可以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改变颜色。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在果实没有成熟时呈弱碱性而显蓝色。

而汗液呈弱酸性,除了水分之外,还有少量无机盐,乳酸,脂肪酸等。人手盘玩时的汗液浸润菩提,汗液的酸性就会和菩提的碱性进行中和反应,慢慢的花青素颜色就由蓝变红了。每个人体内的酸碱度是不同的,分泌出的汗液成分也有差别,自然每个人盘出来的颜色也就不一样了。

作者:于乃佳

审核:李继良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于乃佳 [责任编辑: 宋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