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蛋白质活性位点和糖蛋白视角的标志物研究
陆豪杰 教授
复旦大学
时间:2024年11月15日(星期五)15:00
地点:思明校区化学楼234会议室
厦门大学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24年11月11日
报告人简介:
陆豪杰,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2001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3年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后出站进入复旦大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生物质谱的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组的定性和定量新方法及在临床中的应用,发表一百余篇SCI论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近二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0),2014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016年入选第二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糖复合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类蛋白质组组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糖复合物组织(IGO)中国代表。
报告摘要:
主要基于生物质谱的蛋白质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组、糖组研究新方法开发及应用研究,发展了系列修饰蛋白质分离分析方法,化学衍生和质谱定量方法等,全面提升了蛋白质组和修饰蛋白质组的灵敏度和深度,并在近年来重点开展重大疾病的翻译后修饰组学研究特别是高发肿瘤的糖基化研究,绘制了目前中国人群最大规模的血清IgG位点特异性糖基化修饰谱,建立了肿瘤Tn抗原化学酶标记和检测新方法,报道了IgG H4N3F1S1可作为肝癌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及糖基转移酶ALG1表达可作为肝癌预后的预测因子,揭示了MEK2的O-GlcNAc促进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增殖和转移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