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验室动态 > 正文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25日    浏览次数:
学术报告:方宁教授(2021年7月2日,化学报告厅)


纳米尺度下化学与生物动态过程的光学成像

Optical Imaging of Nanoscale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方宁 教授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时间:2021年7月2日(星期五)16:30

地点:改为化学报告厅


厦门大学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21年6月25日


报告人简介:

方宁教授长期从事化学及生物光学成像技术开发, 并依托这些开创性的工具在纳米材料、催化、以及生物物理等领域开展国际领先的单分子、单颗粒级别研究工作。

光学成像仪器开发: 方宁教授实验室专注于在化学、物理、生物、材料等多学科交叉前沿开发光学成像仪器以研究不同体系中的动态过程。

颗粒旋转追踪技术及分子马达的生物物理研究: 一个细胞可被视为许多分子马达(molecular motor)在多层面上协同工作的工厂。充分理解这些纳米级的分子机器的工作机制要求我们获取相关的平移和旋转动力学知识。方宁教授开创了单颗粒旋转追踪技术(Single Particle Orientation and Rotational Tracking, SPORT)以追踪金纳米棒的旋转运动,并取得了极高的空间、时间与角度的分辨率。运用SPORT技术,我们正在研究细胞对纳米颗粒的吞噬以及细胞内的物质运输过程,这些现象对于理解药物递送和病毒感染是至关重要的。

单分子化学成像: 对单个活性催化位点在反应过程的实时成像是研究催化的最新最前沿的方法。多样化的纳米颗粒合成结合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以及高灵敏度的单分子追踪是实现这一方法的根本。这一研究可以揭示最根本的催化反应机理,并指导催化剂设计。多孔材料催化剂上的纳米限域效应以及二维材料活性位化学动力学表征及相关反应机理是我们目前的研究重心。


单分子化学体系成像代表作:

  • Nat. Catal. 2018, 1, 135.

  • Nat. Commun. 2019, 10, 4815.

  • J. Am. Chem. Soc. 2020, 142, 13305.

  • Chem. Rev. 2017, 117, 7510.

  • 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12865.

  • J. Am. Chem. Soc. 2014, 136, 1398.

单颗粒追踪、生物体系成像代表作:

  • Nat. Cell Biol. 2021.

  • Nat. Commun. 2017, 8, 887.

  • PNAS 2017, 114, 28, E5655.

  • Nat. Commun. 2012, 3, 1030.

  • Chem. Rev. 2013, 113, 2469.

  • J. Am. Chem. Soc. 2012, 134, 6108.

  • J. Am. Chem. Soc. 2011, 133, 5720.

  • J. Am. Chem. Soc. 2010, 132, 1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