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铀的环境健康风险研究
徐明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时间:2019年12月10日(星期二)10:30
地点:化学楼234会议室
厦门大学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9年12月3日
报告摘要:
作为重要的能源与战略资源,铀(uranium, U)是一种典型的环境重金属,广泛地存在于天然水环境中,造成人体暴露与健康风险。目前已知,铀主要累积于人体的肾脏、肝脏与骨骼,并且其化学毒性要强于放射毒性风险,可导致肾脏与肝脏的损伤。然而,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关于铀的环境健康标准仍有待建立和完善,相关健康效应研究亟待开展。基于上述科学问题,我们开展了铀引起生物毒性效应的机理研究,重点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其环境健康风险与毒性作用机制。
报告人简介:
徐明博士,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06年至2011年于厦门大学师从王秋泉教授攻读分析化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3年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Ryszard Lobinski教授课题组进行博士后研究。目前,就职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青年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污染物的健康风险与毒性机理”、“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等研究。已在ACS Nano,Advanced Materials,Biomaterials,Analytical Chemistry,Particle and Fibre Toxicology,Nano Research,Metallomics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